舟教研音〔2014〕8号
舟山教育学院关于公布2014年
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
各县(区)教研室、各高中(职高)、市属中小学:
2014年舟山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经过相关评委专家的认真评审,共评出中学组一等奖2名,二等奖9名,三等奖15名;小学组一等奖4名,二等奖16名,三等奖25名。现予以公布,具体获奖名单见附件。
附件:舟山市2014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结果
二○一四年七月十日
主题词:中小学音乐 教学论文 评比结果
舟山教育学院办公室
打字:周 霞 校对:顾艳萍
附件: 舟山市2014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结果
小学:
一等奖 | ||
音乐为本,慧眼识“眼” |
定海小学 |
周 波 |
夯实基础 哺育和谐之声 |
岱山实验学校 |
潘 燕 |
巧用地方资源,打造特色社团 |
衢山敬业小学 |
邱若伊 |
关注细节让音乐课更精彩 |
岱中小学 |
蔡波英 |
二等奖 | ||
让歌声插上翅膀——常态课歌唱教学之我见 |
南海实验学校 |
平璐荣 |
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及解决策略 |
廷佐小学 |
李 毅 |
让孩子的歌声更动听 |
柳行中心小学 |
缪佳洁 |
目标导向的六分教学法与前置性任务结合的被探 |
城东小学 |
任 红 |
擅做音乐中的福尔摩斯 |
白泉中心小学 |
俞 涛 |
激活课堂,采撷音乐的芬芳——浅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|
舟山第一小学 |
曹释尹 |
“后进”其实更有“后劲” |
小沙中心小学 |
夏 昊 |
让音乐荡起“双桨”——浅议小学低段音乐课的“双基”教学 |
舟山第一小学 |
俞 萍 |
让孩子大胆“TRY”,学习才能“DIY” |
金塘中学 |
王星璎 |
整合困难因素,探寻解决途径 |
舟山第二小学 |
关 威 |
多通道教学 激活音乐欣赏课 |
沈家门小学 |
王 雪 |
趁微风不燥,且行且欣赏——论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|
南海实验学校 |
孙妍英 |
源于本色,回归自然 |
沈家门第一小学 |
徐瑞英 |
“体态律动”,灵动课堂的舞者 |
沈家门第四小学 |
应秀娜 |
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一二三 |
岱山实验学校 |
费依飞 |
浅谈小学音乐课情境创设的“导演”智慧 |
檀枫小学 |
李方波 |
三等奖 | ||
点、线、面结合,提高小学欣赏教学 |
定海小学 |
顾海芳 |
音乐课,追求有效聆听 |
白泉中心小学 |
姚 飞 |
构建活力课堂 焕发农村孩子音乐热情 |
马岙中心学校 |
林露燕 |
浅谈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合唱教学 |
檀枫小学 |
翁佳妮 |
音乐课堂座位设计与编排初探 |
虾峙学校 |
严 芳 |
“微笑教育”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|
高亭中心小学 |
吕 波 |
有效关注音乐课中特殊学习者的教学策略探微 |
舟山市聋哑学校 |
虞蕾琼 |
我们的“专属音乐课”——浅谈与农村孩子一起上好音乐课的探索与反思 |
山潭中心小学 |
於 丽 |
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,打造崭新的音乐课堂 |
海山小学 |
李婉婉 |
和合而谐 乐在其中——谈优化口风琴辅助教学 |
沈家门第一小学 |
俞寒意 |
心理健康之花尽情流放——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课堂 |
沈家门小学 |
张 怡 |
运用于势教学 搞活音乐课堂 |
沈家门第四小学 |
李 群 |
如何在编创教学中培养低段学生的合作能力 |
沈家门小学 |
缪卫燕 |
吹起我心爱的口风琴——谈“乐器进课堂”对提高音乐课有效性的思考 |
沈家门第一小学 |
颜佩琦 |
舟山锣鼓分层教学之我见 |
城西小学 |
刘 佳 |
让和谐声音激扬小学音乐课堂 |
沈家门小学 |
王 莺 |
给学生创设一双合“脚”的“鞋”——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生本教育 |
台门学校 |
刘旦红 |
奥尔夫多声部节奏练习在小学低段音乐课的运用 |
沈家门第四小学 |
张超丽 |
由一堂音乐调研课想到——浅谈怎样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|
朱家尖小学 |
陈珊珊 |
用心经营倾听的课堂 |
岱山实验学校 |
胡淑芬 |
构建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 |
岱山实验学校 |
金萍燕 |
由《中国好声音》想到的——音乐课堂中“好声音”的塑造 |
高亭小学 |
孔红霞 |
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、启发性和创造性 |
高亭中心小学 |
林 涵 |
以生活化教学为阵地 突显音乐课教学实效 |
菜园第一小学 |
石海霞 |
浅议小学音乐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|
菜园一小 |
王旭霞 |